1. EN| 1
        當前位置:
        首頁
        /
        /
        /
        “八一精神”與“城市精神”齊飛

        “八一精神”與“城市精神”齊飛

        • 分類:學術研究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18-08-16
        • 訪問量:0

        【概要描述】“八一精神”與“城市精神”齊飛  “革命傳統”與“城市崛起”協奏  ——談借助八一精神,大力宣傳南昌城市精神  (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劉小花)  城市精神是一個城市的靈魂。南昌城市精神提出至今,因宣傳力度不夠,并未達到廣為人知、引導市民行為習慣的良好效果。八一精神是扎根南昌的革命傳統精神,其民眾知曉度和認同度均高于南昌城市精神。作為同屬南昌城市文化范疇的兩種精神,二者并不矛盾,且相互依托,交相輝映。

        “八一精神”與“城市精神”齊飛

        【概要描述】“八一精神”與“城市精神”齊飛  “革命傳統”與“城市崛起”協奏  ——談借助八一精神,大力宣傳南昌城市精神  (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劉小花)  城市精神是一個城市的靈魂。南昌城市精神提出至今,因宣傳力度不夠,并未達到廣為人知、引導市民行為習慣的良好效果。八一精神是扎根南昌的革命傳統精神,其民眾知曉度和認同度均高于南昌城市精神。作為同屬南昌城市文化范疇的兩種精神,二者并不矛盾,且相互依托,交相輝映。

        • 分類:學術研究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18-08-16
        • 訪問量:0
        詳情

          “八一精神”與“城市精神”齊飛

          “革命傳統”與“城市崛起” 協奏

          ——談借助八一精神,大力宣傳南昌城市精神

          (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 劉小花)

          城市精神是一個城市的靈魂。南昌城市精神提出至今,因宣傳力度不夠,并未達到廣為人知、引導市民行為習慣的良好效果。八一精神是扎根南昌的革命 傳統精神,其民眾知曉度和認同度均高于南昌城市精神。作為同屬南昌城市文化范疇的兩種精神,二者并不矛盾,且相互依托,交相輝映。南昌城市精神可以充分利 用八一精神的美譽度來大力宣傳自己,以擴大社會影響力,成為城市發展的強大精神動力。

          [關鍵詞]:八一精神 城市精神 南昌

          近年來,國內外幾乎所有的大城市都紛紛提出了自己的城市精神。如國外有巴黎精神、紐約精神、倫敦精神等;國內有大連精神、深圳精神、南京精神、杭州精神 等。眾所周知,城市精神是一個城市的靈魂,是城市一筆巨大的無形資產。它作為一種文化軟實力,已經成為城市綜合競爭力不可或缺的要素。為了塑造南昌城市形 象,打響南昌城市文化品牌,激勵南昌人民不斷奮發進取,實現在中部地區崛起的目標,2007年南昌市正式提出了“城市精神”表述語:“大氣、開放、誠信、 圖強?!焙翢o疑問,南昌城市精神的適時提出具有重要意義。在現代城市日新月異的變革中,城市發展離不開城市精神的支撐和依托。南昌要想持續快速發展,同樣 離不開自己獨具特質的精神品格和精神理念的城市精神的支持。從某種意義上說,一座城市具有什么樣的精神,決定了這座城市到底能夠走多遠。

          南昌城市精神提出至今,是否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南昌城市精神有沒有內化為南昌市民的行為準則,引導市民行為?南昌城市精神有沒有增強城市凝聚力,發揮其 旗幟作用?“堅定信念、百折不撓、勇于開拓、敢為人先”的八一精神 是扎根南昌的革命傳統精神。如今新確立了南昌城市精神,是不是可以不提或弱化八一精神了?我們應該如何處理二者的關系?本文試圖對上述問題作一探討,以期 與廣大學者交流討論。

          一、南昌城市精神和八一精神的問卷調查及結果分析

          為了對南昌城市精神和八一精神在民眾中知曉度、認同度等基本現狀有所了解,筆者在參考國內外學者有關城市精神設計問卷的基礎上設計了一份調查問卷。問卷方 式采用書面筆答式,問卷發放方式為隨機發放,發放地點為:八一廣場、秋水廣場、中山路、火車站廣場。共發放問卷200份,回收200份,其中有效問卷 171份,有效率為85.5%。被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如下表。

          表1:被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

          性別 男:78(45.6%) 女:93(54.4%)

          來源地 省內: 108(63.2%) 省外:63(36.8%)

          受教育

          程度 初中及以下:21(12.3%) 高中/中專:44(25.7%)

          大專:56(32.7%) 本科:43(25.1%) 碩士及以上: 7(4.1%)

          年齡 18歲以下:15(8.8%) 18-30歲:48(28.1%)

          31-54歲:72(42.1%) 54-59歲:19(11.1%) 60歲以上:17(9.9%)

          職業 教師:13(7.6%) 學生:42(24.6%) 個體職業者:12(7.0%)

          企業一般職工:16(9.4%) 政府機關/事業單位職工:49(28.7%)

          企業管理人員:3(1.8%) 農民:8(4.7%) 離退休人員:14(8.2%)

          待業、下崗:11(6.4%) 其它:3(1.8%)

          關于民眾對南昌城市精神知曉度的調查中(如圖1):65位被調查者選擇了“聽說過”,占 38.0%,其中省內44位,省外的21位,43.3%的被調查者選擇“模糊”,18.7%的被調查“沒聽說”。但在選擇“聽說過”和“模糊”的139位 被調查者中,只有34.5%的人知道南昌城市精神的具體表述語,53.2%對南昌城市精神感到模糊,記憶不清, 17%的不知道。民眾獲知南昌城市精神的途徑主要是廣播電視,占42.1%,接下來依次是報刊廣告22.2%、網絡19.9%、市內宣傳標語12.3%。 這表明,南昌城市精神提出后,并沒有達到廣大民眾普遍知曉的程度,更不用說深刻領會、踐行南昌城市精神。

          圖1:關于民眾對南昌城市精神的知曉度調查

          在 對八一精神知曉度調查中(如圖2):110位被調查者選擇了“聽說過”,占64.3%,其中省內78位,省外的32位,35位被調查者選擇“模糊”,26 位被調查“沒聽說”。在選擇“聽說過”和“模糊”的135位被調查者中,有54位知道八一精神的具體內涵,72位感到模糊,但在橫線上多填寫“打響第一 槍、敢為人先、不畏犧牲”等詞語。應該來說,這些表述與八一精神內涵是基本一致的。僅19位被調查者選擇不知道。這表明八一精神的知曉度是較高的,民眾對 其內涵也基本了解。這可能因南昌起義在中國革命史上的特殊地位所致。因為在問及被調查者“是否知道南昌起義時”,95.9%的都選擇“知道”。

          圖2:關于民眾對八一精神的知曉度調查

          在 告知被調查者南昌城市精神為“大氣、開放、誠信、圖強”后,民眾對南昌城市精神認同較高,達67.3%,不確定的為22.8%,不認同的為9.9%。這說 明公眾對南昌城市精神認可比較統一?!按髿?、開放、誠信、圖強”八個字的南昌城市精神內涵豐富,在一定程度上濃縮南昌深厚歷史、突出了時代特征,也較好的 展現了廣大人民群眾開拓南昌光輝未來的氣概和決心,具有廣泛認同的價值,又通俗易懂,因此能贏得被調查者的贊許和認可。

          在對“堅定信念、百折不撓、勇于開拓、敢為人先”八一精神內涵的問卷調查中,民眾對八一精神的認同度達76.6%,不確定的13.5%,不認同的為 9.9%。這表明,對于革命先輩給我們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大家認同率還是比較高的。與南昌城市精神相比,民眾對八一精神認同度要高9.3%。

          通過問卷調查結果統計與分析,我們對南昌城市精神和八一精神現狀已基本了解,可以作出如下判斷:

          第一,南昌城市精神認同度較高,而民眾知曉度較低。這兩個結果看起來似乎相悖。是什么原因造成這種情況的出現?在對“影響南昌城市精神知曉度原因調查” 中,問卷設置了“宣傳力度不夠”、“南昌革命傳統文化凸顯不足”、“市民素質有待提高”、“其它”幾個選項供被調查者選擇,其中“宣傳力度不夠”選中的頻 率很高,達89次。(參見圖3)由此可知,南昌城市精神提出后,宣傳力度不夠是造成城市精神知曉程度不如南昌城市精神認可度的主要原因。此外,筆者在百度 搜索引擎網站上搜索有關南昌城市精神的相關網頁,時間多集中在2007年底至2008年初,內容多是關于南昌城市精神提出的即時報導。對南昌城市精神宣傳 持續性不夠,這也是導致這一精神并未廣為人知的原因之一。城市精神要想成為一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動力,要想凝聚人心、催人奮進,還需要不斷擴大其影響,使 之滲透到南昌市民的血液當中,真正成為廣大市民的習慣,積極主動地踐行好城市精神。

          圖3:影響南昌城市精神知曉度原因調查

          第 二,八一精神的知曉度與認同度都高于南昌城市精神。雖然南昌起義爆發距今已逾80年,但其所孕育的八一精神薪火相傳,早已成為這座城市生生不息的思想靈 魂。南昌起義及八一精神讓廣大民眾對南昌懷有一種強烈的崇敬感,這也從“對南昌城市總體評價”這一項問卷中得到了印證。71.5%的被調查者選擇了“英雄 城” 這一個稱謂來評價南昌這座城市。這表明“英雄城”恰如其分地體現了南昌在中國革命歷史中的地位與作用,代表了南昌城市形象,并成為南昌一張閃亮的城市名 片。南昌城市精神因提出的時間短,且宣傳不到位,其知曉度自然低于八一精神。

          二、八一精神與南昌城市精神的關系

          在南昌,八一精神與城市精神同時提倡是否有必要,民眾會不會感到無所適從?二者是否相矛盾?筆者認為,八一精神與南昌城市精神同屬于城市文化范疇,八一精神是植根南昌的革命精神,與南昌城市精神并不矛盾。二者互相依存,互相促進,交相輝映,不可替代。

          (一)城市精神與八一精神互為依托,交相輝映。

          城市精神作為一個城市的共同價值觀念、心理導向,必須植根于城市的歷史。它應該是經歷史積淀而成的城市核心傳統,離開深厚的歷史文化傳統,城市精神就失去 了自本自根的憑依,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南昌城市精神表述語中的“大氣、開放”就深度挖掘了南昌的歷史文化內涵,承繼了八一精神中“敢為人先、勇于 開拓” 的核心內涵?!按髿狻庇髦甘⒋蠛陚サ臍鈩?,是一種大度之氣,需要強大的氣魄和手筆、堅強的決心和力度?!伴_放”立足于思想開放、需要有敢為人先的精神,需 要開拓創新的精神。南昌八一起義的偉大創舉就涵蓋了這種大氣、開放的精神。在中國革命處于危難之際,在白色恐怖陰霾的籠罩下,中國共產黨選擇了拿起手中的 武器,毅然決然地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開始了探索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和創建革命軍隊偉大開端。正如南昌起義親歷者肖克上將詩所寫:“革命功 推第一槍,英雄赤幟起南昌,洪都夜靜江潮涌,衛我河山志莫忘?!钡拇_,沒有這種非凡的氣魄,卓越的膽識,沒有這種勇于開拓、敢于創新的精神,就沒有南昌起 義的“第一槍”。

          革命精神是戰爭時期先輩們給我們留下的一筆寶貴精神財富。革命傳統精神要想長盛不衰,持續煥發生命力,就需與時俱進,不斷豐富自己的內涵。南昌城市精神在 汲取八一精神營養的前提下,反過來賦予了其鮮明的時代內涵。在戰爭年代,八一精神表現為堅定革命必勝的信念、為建立新中國的目標去奮勇拼搏、頑強奮斗。在 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具體到南昌城市的未來發展,八一精神就表現為實現南昌率先于中部崛起的目標而奮斗,為建設一個文明發達的現代化城市而拼搏。南 昌城市精神“大氣、開放、誠信、圖強”的表述,可以說是八一精神在經歷了歷史風云激蕩之后,結合南昌發展的新目標,所呈現出來的新內涵。

          此外,從歷史的傳承來看,城市精神與革命精神是一脈相承的。作為城市文化的結晶,作為城市的“精”、“氣”、“神”,城市精神代表著城市群體共同價值觀、 精神風貌與思維方式。在對中國革命道路的艱辛實踐中產生的八一精神,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為國家民族利益不斷探索、開拓創新,勇于獻身的精神。二者盡管 產生的客觀背景、歷史階段不一樣,但都植根于積淀了五千年的優秀中華民族精神,在汲取其營養的基礎上創新和發展的。南昌城市精神與八一精神有著共同的精神 內核,共同的價值取向,這就是奮發圖強、為民謀利。在民族災難深重之際,在廣大民眾深陷水火之時,領導南昌起義的先輩們懷揣一腔熱情,不惜拋頭顱,灑熱 血,只為探索一條救民于水火,實現民族偉大復興之路。正如南昌起義前發布的《中央委員宣言》所明確提出的:“以實現本黨代表平民利益的主張?!薄秶窀锩?軍第二方面軍總指揮賀示》布告廣大國民,指明道:“此次南昌起義,原為救國救民?!蹦壳?,我們正處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小康社會的新時期。南昌城市 精神的適時提出,旨在促進南昌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為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群眾利益,把南昌建成一個人人都向往的城市,一個人民的根本利益得以充分體現的 城市。

          總之,八一精神作為南昌革命傳統孕育的一種傳統文化,是南昌城市精神的積淀和底蘊。而南昌城市精神指向未來城市發展,蘊含著八一革命精神,是革命精神的傳 承和當代表達。八一革命精神需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不斷注入新動力,也需要積極向上的城市精神的豐富與補充。

          (二)城市精神與八一精神各具特色、不可替代。

          八一精神,我們更多的是從歷史的維度中去定位和考量。八一精神是中國革命精神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革命精神總鏈條中不可或缺的光輝一環。從本質上 看,八一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和無數革命先烈在革命戰爭年代血與火的拼搏中,用生命和鮮血凝聚而成的一種無產階級革命精神。它不僅是中華民族優秀精神血脈在 革命戰爭年代的深沉積淀,又是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革命風格的光輝體現。它與井岡山精神、蘇區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戰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脈相 承。因此,八一精神不僅是南昌人民的寶貴精神財富,也是全中國人民的寶貴精神財富。

          城市精神構建則更多的凸顯一個城市自己的個性特質,張揚自己的個性精神,它具有強烈的地域性特點。地域特色是城市精神具有標識意義的重要構件。正因為各個 城市的地域特色不同,各個城市的城市精神也不盡相同。換言之,如果城市精神是一個城市的品牌,那么這一品牌就包含著一種特色。品牌總是彰顯其差異性,差異 越大,品牌效應就越強烈。城市精神應該表現出區別與其它城市的鮮明特色。比如香港作為一個國際都會,蘊藏著無限潛力和無窮機遇,其精神表達為“自強不息、 能屈能伸、靈活應變、刻苦耐勞、永不言敗”。這一獨特精神既概括了上百年來香港人的奮斗和追求,又傳達鼓勵創新,不斷追求卓越,繼續保持自己在國際競爭環 境中地位的思想。昆明四季如春,以“春城”這個稱號享譽全國,“春融萬物、和諧發展、敢為人先、追求卓越”的昆明城市精神集中凝煉地體現了昆明城市文化的 核心要素,即反映了昆明城市人文地理特征,又傳達了昆明人的品格和追求?!按髿?、開放、誠信、圖強”的南昌城市精神既承接了南昌八一起義的創舉的大氣,體 現了南昌襟江帶湖,四通八達的人文歷史環境和氣勢,又展現了南昌“大山不讓土壤,河海不擇細流”的時代精神風貌。所以說,城市精神的提煉來源于城市的自身 特點,又反映出該城市的獨特氣質。

          另外,城市精神承接著一個城市的歷史淵源、文化積淀,但它更立足于城市的現實,反映一個城市發展中的新時代精神和奮斗方向,引領城市的未來。與革命傳統精 神相比,城市精神具有更強烈的現實意義。南昌城市精神表述語中 “圖強”,就是我們南昌民眾的豪言壯語,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由于地位區域以及一些客觀因素,南昌和發達地區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皥D強”精神表達的就 是我們不妄自菲薄、不怨天尤人,盡力發揮自身優勢、抓住機遇,以奮發圖強的精神去開拓進取,去建設一個更加繁榮昌盛現代化英雄城。

          三、借助八一精神資源優勢,大力宣傳南昌城市精神

          南昌城市精神確立至今已近四年,如何擴大社會影響,獲得民眾的廣泛認同?南昌城市精神要不斷提高公眾知曉度,提升城市凝聚力和競爭力,可以借助八一精神的知曉度和美譽度,在大力弘揚八一精神的同時,利用八一精神這一優勢資源,大力培育和宣傳南昌城市精神。

          (一)充分利用八一精神的文化載體與城市精神宣傳相結合。

          “八一”文化是南昌革命文化的核心與精髓,是一筆極具歷史文化價值的寶貴財富?,F存的“八一”文化載體有: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八一起義紀念塔、賀龍指揮 部舊址,葉挺指揮部舊址、朱德軍官教育團舊址、朱德舊居等紀念建筑和城市設施,以“八一”命名的一些街道社區。其中南昌八一紀念館享有“軍史第一館”美 稱。作為“國家一級博物館”、“首批全國百家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承載著重要的社會宣教功能。自2008年1月30日面向社會公眾 免費開放以來,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至今已接待國內外觀眾近300多萬人??梢?,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對公眾影響力度之大和影響面之廣。南昌城市精神可以充分 利用這個窗口來宣傳自己。比如,在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展陳的“今日南昌”版塊,可以重點宣傳南昌城市精神。通過制作精美的版面,結合使用了現代化展陳手 段,展現英雄城南昌獨具魅力的歷史地理文化,展現新時期南昌大氣開放的姿態和胸懷,南昌人民誠信待人、奮發圖強的精神風貌。通過這樣的載體,既讓游客接受 了革命傳統教育,也使他們對南昌留有深刻印象,從而達到預期的宣傳效果。

          (二)將八一精神學術研究與城市精神的宣傳相結合,以研促宣。

          目前南昌成立了“八一精神研究中心”、“八一精神研究會”等多家研究機構。我們在加快八一精神研究的同時,可以把南昌城市精神研究納入到八一精神研究中 去,將南昌城市精神作為子課題之一進行細化研究。重點加大對南昌城市精神和八一精神比較研究,找出二者之間的內在聯系,鼓勵廣大專家學者研究出有獨創性、 前瞻性和實用性的重大理論成果來,這樣宣傳起來才具有說服力、感召力。反過來也拓展和深化了八一精神的研究廣度及力度,有利于推動八一精神的繼承弘揚。

          在深入研究的基礎上,舉辦一些地區性、全國性的八一精神和南昌城市精神研討會或學術論壇。通過這種平臺,不僅交流學術研究成果,而且廣泛宣傳八一精神和南昌城市精神,真正做到以研促宣。

          (三)精心打造“八一紅色之旅“特色游,將八一精神與城市精神宣傳相結合。

          南昌譽為“軍旗升起的地方”,有著豐富的紅色旅游資源,包括南昌起義指揮部舊址(起義總指揮部舊址江西大旅社、賀龍指揮部舊址,葉挺指揮部舊址)、起義戰 斗地點(佑民寺、水觀音亭、孺子亭、天主教堂、百花洲、舊藩臺衙門)、起義領導人舊居(朱德舊居、省女子職業學校)、朱德軍官教育團舊址等。對這些八一紅 色旅游資源,可以進行深度開發、統一包裝、串點成線,精心推出“八一紅色之旅”特色游。在具體設計上,要深入挖掘各個紅色點的文化內涵,注意防止出現展示 內容雷同,形式單調等現象,不能只停留于遺址參觀、圖片、物品展示,要設計一些游客參與互動式強的紅色活動,如學唱一首“八一起義”歌,學做一件八一紀念 品、品嘗一份八一特色食品等等。借助“八一紅色旅游”,既可以弘揚八一革命精神,帶來紅色收入,促進南昌經濟的發展,又能展現南昌城市特色風貌,讓更多的 人了解南昌,領略南昌城市精神,提升南昌的城市形象。

          (四)舉辦“八一”相關的大型主題活動,將城市精神寓于八一精神宣傳中。

          舉辦大型高規格的主題活動,不僅利于提升城市的知名度,而且有利于增強市民的主人翁精神和責任感,提高市民素質。通過這些大型活動,還可以開闊市民的眼 界,培養開放、文明、誠信的思想觀念,對于城市精神的塑造是具有重要意義的。南昌可以舉辦一些有“八一”特色的主題活動,如2007-2009年連續在南 昌舉辦的三屆中國南昌國際軍樂節是一個很好的主題活動。軍樂節意義在于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弘揚偉大的“八一”精神,讓革命的薪火代代相傳、生生不 息。同時,“大氣開放,響亮南昌”的軍樂節主題口號,大力宣傳了南昌城市精神。這種主題活動應堅持舉辦下去,形成持久的影響力,爭取辦成像英國愛丁堡軍樂 節那樣高規格、高水平的軍樂節,成為全國乃至全世界水平最高、影響最廣的軍樂節之一。

          毛澤東曾經說過,“代表先進階級的正確思想一旦為廣大群眾所掌握,將會產生無窮無盡的力量”。要充分發揮南昌城市精神和八一精神的導向、凝聚、激勵和提升 作用,關鍵在堅持不懈地宣傳,讓其為廣大市民所掌握,使之蔚然成風,做到人人能了解、個個會踐行,讓精神融入到建設現代化南昌的實踐中去。弘揚八一精神, 大力宣傳南昌城市精神,讓兩股精神奏出一場慷慨激昂的交響樂,成為南昌人民共同的理想追求,并匯聚成一股建設城市、創造未來的強大精神力量,真正成為南昌 發展的助推器。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推薦資訊

        Copyright 2021 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 All Rights Reserved | 八一館微博
        贛ICP備15007421號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南昌

        中國文明網  |  江西文明網  |  南昌文明網  |  江西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數字展館

        A片大全在线观看网站入口